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养精蓄锐 第六章 三年自然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气逐渐变冷了,学校用塑料布代替玻璃钉在窗扇上,没办法钉塑料布的地方安上玻璃。到实在冷的时候,大队里给学校拉来煤生煤火。

    学校取暖是在教室角落里盘了一个土煤火(土炉子),连个烟囱都没有,烧的是煤泥(用两份煤、一份土加水和(huo)的)。晚上用煤泥封尊,在煤火上面摊一层煤泥,一晚上的时间就烘干了。白天到学校后把烘干的煤泥取下来,把煤火捅开,白天一般都是烧那些烘干的煤泥。

    当然管理煤火的事是老师的,到了高年级老师会交给那些比较能干的学生。管理煤火是个技术活,不会管理的煤火着的不旺,教室里会很冷的。哪怕煤火着的很旺,教室里只比外面暖和一丁点,所以有许多同学的手脚都冻了,那裂的大口小口的,就像是孝张开的嘴巴一样,看着都感觉害怕。上世白静凡和白静琳的手没有冻过,但是脚却是年年冻。脚冻了之后那个痒呀,那种滋味是非常难受的。这一世由于白静凡每天锻炼,所以抵抗力还是比较大的,手脚都没有冻过。

    由于学校的桌面是水泥浇筑的,到了这个时候,那就是冰凉冰凉的,就是石板也是冰凉的,大家都不愿意在上面桌子上趴,更不愿意在石板上写字,根本连手都不愿意伸出来。但是不行呀,现在就这样的条件,哪怕再冷,老师让写字也得写呀。

    白静凡除了和同学们玩之外,多数晚上的时间都是以遛狗的名义去村外锻炼身体。由于身体比较弱,开始的时候锻炼的运动量并不太大,但对于他的身体来说也是不小,如果不是意志力够强的话,恐怕他早已经打了退堂鼓了。他现在锻炼的重点是速度、跳跃、柔韧,以及上肢和腕部的力量。耐力就不用多练了,因为每天晚上他都要绕着村子跑一圈,只要慢慢的把速度加上去就行了。

    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白静凡的训练量逐渐的加大了,每天晚上都是把自己练得精疲力尽才回家。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晚上的时间逐渐变长,农村的老百姓们都还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尤其到了冬天,各家各户都在外屋盘一个过炕煤火,并且把炕烧的热乎乎的,吃过饭就早早的钻到暖和被窝里睡觉去了。

    而白静凡并没有被寒冷的天气吓住,仍然在野外尽力的锻炼着。到了冬天后,白静凡又增加了晨练,这么好的锻炼的时间,不锻炼可就对不起这次重生了。

    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白静凡的饭量逐渐的变大了,这个时候再也感觉不出饭菜的难吃了,只要能填报肚子就行。

    而且晚上锻炼之后又会感到饥饿,只好在睡觉前吃点干粮。当然干粮无外乎就是玉米饼、山药面饼和煮山药了。到了冬天山药下来了,队里留下应该下秧的山药,剩下的就按工分分给各户。还别说这时候山夜分的都不少,不愧有能顶半年粮的称号。因为现在主食是山药,而且分的比较多,为了保存更长时间,所以各家都在院子里挖山药窖,把山遗进去贮存。

    幸好一般母亲都是在晚上蒸干粮或煮山药,白静凡也不至于晚上挨饿,而且母亲也知道他晚上要加餐,因为天气冷,就在睡觉前把干粮或者山遗在煤火台上,并且准备还给他准备了一壶开水,这样白静凡就不用吃那些凉干粮了。

    在学习上,这当然没得说了,现在白静凡不止是教姐姐白静琳,还教周围的同学,使老师省了很多力气。

    现在的白静凡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不爱说话、学校优秀、热爱帮助他人的好学生。根本不用管他,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又非常遵守纪律,所以批评其他同学时总是以白静凡为榜样,让他们向白静凡学习。把白静凡臊的头都抬不起来,结果这又成了他谦虚的例子,把其他同学都嫉妒坏了。唉,没办法,谁让他这么优秀呢

    对于这些,姐姐白静琳却是十分的自豪,因为这是她弟弟呀经常在吃饭时讲述白静凡的光荣的历史,父母也都非常高兴。

    只是有一次吃晚饭时,母亲突然说:“小凡,你现在饭量可是大多了,快赶上你爹吃的了。不止吃饭时吃得多,晚上睡觉前你还得吃点东西,你怎么这么能吃呀,这样的话我们可养不起你了”

    白静凡当然知道母亲是逗自己呢,只是呵呵的笑了笑,没说话。父亲说:“你懂什么,吃得多就长的快,肯定能长一个大个子,争取超过志俊。”

    父亲说的志俊是他们白姓中身高最高的,和白静凡一辈,比白静凡大5、6岁。只不过后来白静凡的身高超过他了。

    所以白静凡很自信的说:“爹,你别急,我肯定能长一个非常高的个子的,肯定能超过他,到时候咱们村就没有能超过我的。”

    白静凡的话把父母和姐姐都逗乐了,他们都以为白静凡是在吹牛呢

    父亲笑了笑,说:“真要能超过他,那当然好了。唉,我们这一代人命苦,小时正长身体的时候赶上“大跃进”和60(六零)年三年自然灾害,吃也吃不饱。当时上学也学不了多少东西,家里弟兄多,劳力少分的粮食就更少了。没办法我小学毕业就到生产队干活了。刚开始干活的时候,就因为年龄小,活是不少干,但毕竟不是一个壮劳力,只给记半个工。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在十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你爷爷他们干活了,比你大姑干活还早。虽然干活比较早,但是粮食少呀,所以挨饿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等后来想当兵,结果又因为家里成分高,政审不过关,连兵也当不成。现在比我们小的时候比好多了,虽然吃的还不算太好,但终究是能吃饱呀。像60年那时,各地饿死的人可真的不少。”

    父亲讲的60年是老辈人常说的“三年自然灾害”这一时期,指的是1959年╠1961年这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可以说灾祸连连:

    第一,当时中国的主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1960年,继1959年大灾害后,全国大陆除**外又发生了建国后严重的,也是近百年少有的特大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首位。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1961年,全国连续第三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仅次于上年,为建国五十年来第二位。而成灾面积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其中四分之一绝收(减产80以上为绝收)。成灾人口16300万,也超过了上年。本年春荒人口高达2180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6.4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