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次日一早,吴三桂给自己生母上了一炷香,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辞别父亲,这才收拾起行装,前去科举考试。绿萝自然随行,负责吴三桂的起居住食。

    这日辽东城里格外热闹,街上多了很多各地来赶考的考生。客栈酒楼均是爆满,每逢科举盛事,贩夫走卒也多起来,整个辽东城空前盛状。

    街上涌动的两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一支队伍多是摇着扇子的公子哥们,已是秋日,凉意袭人,他们却还摇着扇子,自诩潇洒,偶吟得二三妙句,惹得那些女子顾盼流光,不由更加高傲,抬首望天,尽显吾辈装逼风范。

    旗帜鲜明的另一拨人自然就是武举的队伍了。进城赶考的武人们多是豪爽之辈,自然也是看不惯那些酸腐儒生。在他们看来,那些公子少爷一个个娇生惯养,便是连一桶水都提不起来,跟废物也没甚两样。

    可是……

    看着他们那趾高气扬的样子,武人们还是低下了头。

    谁不知道,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帝国的同时即下诏,令设文、武科取士,以“广求天下之贤”。洪武四年,文举如期开科,取中吴伯宗等一百二十名进士。而武举却一直杳无音信,其中原委不言自明。

    当初,朱元璋之流在马背上夺得天下,自然不希望再出一个什么马元璋、牛元璋之辈,而立国之初的诏令,不过是笼络人心,掩人耳目罢了。到了洪武二十年,“是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武学、武举遂被打入冷宫。

    明成祖朱棣同样靠马背上的功夫,从自己侄子手中篡夺了大明江山。重文轻武简直就是昭告天下的国策!

    而武举之立一直等到了天顺八年。当年一月,英宗病逝,其长子朱见深登基,是为宪宗。宪宗无法忘记自己两岁时父皇被蒙古瓦刺掳去的耻辱,无法忘记“土木之变”明军惨遭覆灭的历史。天顺八年也就成为明朝武举的起始年。

    习得屠龙术,卖与帝王家!

    无论文武,笔可杀人,刀亦可杀人。但武道一途,也就是一个王朝的初始和末代才受国家重视。

    吴三桂突然想起系统曾经提到的“推背图”,于是再次询问系统查询了一下个人信息,果然,道具那一栏里明确写着“得到推背图残篇一卷”。吴三桂想了半天,终于联系到了那杆青幡上的首诗。

    “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吴三桂惊出一身冷汗,从崇祯皇帝重视武举来看,国家必有一场大乱了。

    “唉,这是哪家的小娘子呀?”一个白衣书生用扇子挑着一个有几分姿色女人的下巴,轻佻道。

    “娘子,我们走吧。”灰衣书生低着头,拉着女人准备默默离开。

    “哟,这是何方才俊哪,见了阮公子还不跪拜?”几个一看就是狗腿子做派的家伙把灰衣书生拦住,而那个刚才调戏良家妇女的书生——阮大铖,此刻急不可耐地去捉那小娘的手,惹得几个跟班拍手叫好,哈哈大笑。

    那女子十分刚烈,直接一巴掌扇了过去,阮大铖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个鲜红的五指印。

    “哟,反了天了你,小娘们竟敢打我!”阮大铖大怒,这女人虽有几分姿色,却当着这么多的人,尤其是当着他跟班的面,打了他的脸,不给她点教训,他还怎么混?

    “草你大爷的……”阮大铖手高高扬起,正要落在那女子娇嫩的俏脸,话还没说完,一只铁手钳住了他。

    “草谁大爷呢?”说话的人身高八尺有余,国字脸,浓眉毛,大眼睛,厚嘴唇,说话如打雷,手似蒲扇,那阮大铖的手在他手里就像是一根稻草。

    “你是何人?还不放开阮公子!”几个狗腿子吃了一惊,很快叫嚣道,看来人高大威猛,一时不敢上前。

    “小爷坐不更名行不改姓,王来聘是也。”汉子声如洪钟,震得阮大铖心神具骇。

    吴三桂暗道:“好汉也。”当下不动声色,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那阮大铖吃痛,对着那群狗腿子大喊道:“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我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