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回 汇泉店投宿闻喜讯 大明湖和词觅知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行船,有人阻拦,我自有办法。”

    艄公说了声:“好唻”!于是把长篙往岸边岩石上用力一点,小船如离弦之箭,向湖心飞去。

    晧月当空,银辉泄地。湖面上,船船管弦,处处笙歌。小船在众多游艇缝隙间穿行,蒲松龄担心船速太快不安全,提醒艄公慢些。艄公道:“客官放心,老夫从小就在这大明湖上玩船,五十多年没失过手。这小船在我手上如同一根绣花针般轻巧自如,没这点本事,今晚甭想靠近画舫!”

    蒲松龄不再说话,任凭小船载着众人,幽灵似的在游艇缝隙间穿插行进。

    接近画舫时,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护卫船上的士兵发现有船划过来,将手中羊角灯一举,大声喝道“停下!”

    蒲松龄站在船上大声道:“请你通报一下,我们有要事见抚台大人!”

    士兵喝道:“不行!抚台大人传下钧旨:今晚宴请贵宾,不谈公事。任何人不得靠近画舫。违者射杀勿论!”

    好狠毒的‘钧旨’,真是骇人听闻!然而不管怎么样,士兵如狼,箭没长眼,小船只得停住。

    蒲松龄没辙,只好让兰儿出面搭话:“我要见师傅,请军爷行个方便。”

    灯影里,士兵见是个风姿绰约的女孩子,口气缓和了许多:“你师傅是谁?”

    兰儿道:“陈淑卿陈师傅。”

    “好吧,你等一等,我上去禀报一下。”士兵说罢,随即跃上画舫,去不多时下

    来说:“大人说啦,等陈姑娘唱完了曲儿,让你去见她。”

    没办法,只好等待。

    蒲松龄这才有兴致欣赏灯火辉煌的画舫。说是赏月,其实外面甲板上空无一人。原来赵贵显为官多行不义,济南城里四面楚歌!大白天尚且窝在衙门里深居简出,何况夜间在芦苇环绕的湖面上。一有风吹草动,惊疑杀机四伏!所以只好在重兵卫护下,与客人藏在仓厅中饮酒取乐,凭窗窥月而已。悠扬婉转歌声从舷窗中传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是她!尽管相隔八年,然而,小卿清亮柔和的歌喉,仍在他耳边萦绕。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证实了他的判断是对的:当兰儿告诉他:‘陈淑卿将在大明湖画舫之上,为山东巡抚赵贵显与两位主考官饮酒赏月唱曲助兴’时,他就认为是谣传!尽管兰儿说的与大街上张贴的海报不谋而合。但他断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和小卿从小一块长大,对她秉性太了解啦。她从小受尽苦难,对贪官污吏疾恶如仇!怎么会摧眉折腰,为仇人献媚取乐呢?唱曲者是位与小卿命运相同的歌女。小卿面对赵贵显的淫威宁死不从。被关禁起来了。想到这里,一腔怒火在心头燃烧!于是,用苏词原韵反其意而和道:

    今夕明月朗,何必苦青天?抚台大人可知,今岁是灾年!五谷颗粒不收,灾民缺衣少食,啼饥又号寒!白骨蔽于野,何以是人间?饮琼浆,赏歌舞,乐无眠。百姓怨恨,丰衣足食梦难园。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顶戴才安全。此曲能醒酒,绝胜女婵娟!

    歌声高亢洪亮,响彻夜空!他刚唱罢,湖面上立刻暴发雷鸣般的欢呼声:

    “和的好!”

    “这位学子唱出了天下穷苦百姓的心声!”

    “赵贵显匿灾不报,是何居心?”

    湖面上沸腾了,爆炸了!赵贵显和二位主考官尽皆骇然!特别是赵贵显如临大敌,浑身颤抖,手中酒杯呯然坠地。惊慌失措地大喊:“把和词的狂徒抓起来!快!快!”

    “慢着!”一位主考官忙劝阻道:“大人不可鲁莽!我看此人才思敏捷,曹子建不如也。曹子建七步为诗,后人称为奇才。此人即席和词,信口拈来,非天才神童不可为之。这样的人才,正好为我所用。大人可以礼待之。”

    “这……”赵贵显犹豫不决

    “快点吧!赵大人。”那位主考官不耐烦地说:“慢待贤才要后悔的!”

    赵贵显这才传令:“快请和词人上船!”

    中军从仓棚出来喊道:“抚台大人钧旨:请和词人上船!”

    蒲松龄大喜,从游艇上了护卫船,从护卫船跃上画舫。早有两个穿红着绿的丫头打起湘帘,:“蒲公子请!”

    仓棚中烟雾弥漫,酒气熏人。赵贵显和两位主考官喝得醉眼迷离,红脸涨发。楼抱着唱曲儿的歌妓调情。见蒲松龄进来,慌忙推开怀中尤物,整衣端坐,等来者参拜。

    蒲松龄本来打算进舱以礼相见,观此场面,昂然不跪,略一拱手道:“学生蒲松龄参见抚台大人和二位宗师大人!”

    赵贵显看了看蒲松龄,问道:“你就是戊戌年青州府院试连取三个第一的蒲松龄?”

    蒲松龄淡淡一笑:“谢大人夸讲。学生不过一时侥幸而已。”

    赵贵显道:“施学政在我面夸讲过你。说‘你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文名籍藉诸生间’。今听你即席和词,才思果然超群!不过,考中秀才乃仕途第一步耳。此番乡试,还须顾、钱、二位宗师提携。”

    蒲松龄向两位主考官略一点头:“多谢二位宗师关照。”

    钱汝明道:“为国取士,唯才是凭,考中与否,全凭个人文章。这起马的常识,蒲秀才是知道的。”说完与顾司空交换了下眼色。两人神秘兮兮地一笑。

    赵贵显又问:“今年淄川一带地方收成如何?”

    蒲松龄心想:递交万民折的机会到了!于是说:“大旱经年,寸草无青!大人没见済南城里大街小巷塞满了灾民.其中多半是淄川、博山一带灾区来的.学生来省城之前,数十位乡约里正找我,要我起草万民折,请求抚台大人早上报朝廷.请求赈灾.说罢取出折子郑重呈上。

    赵贵显脸色刷地一变,把折子往地上一扔.大声呵斥道:“你是来考取功名的,还是来为民请命的?”

    蒲松龄毫不畏惧,淡然一笑:“算是二者兼有吧!”

    “放肆!”赵贵显怒不可遏,还欲发作,忽然发现师爷在旁边向他使眼色,话到嘴边又噎回去。

    师爷忙替他解释:“蒲秀才,大人的意思是:你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考取功名,而不是来为请命的民众代表。因此必须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考试上。至于放赈救灾的事,抚台大人自有安排,不用你来操心。”

    “不对!”蒲松龄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大旱经年,麦、秋绝产,民无所食.早就该放赈救灾,然而各级官员却匿灾不报。眼下秋去冬来,灾民饥寒交迫,怎么熬过谩长的寒冬?孟子曰:民以食为天……”

    “好啦!好啦!”赵贵显不耐烦地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蒲秀才爱民之心本官知道啦,快回去复习功课,准备明天考试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