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不,还是找大伯家?”杨子木试探着问。

    大哥倒无话可说,但大嫂?想着因拌桶迟借了几天给她,在李家寨子里,风言风语都有好多话从他和月娘的耳边过了,而且,孩子们折腾的搬石块换拌桶用的事,王花儿已经放出了“门牌高挂万事不求人”这话了,自己再巴巴的上赶着去求她,好像,就是自讨没趣吧。

    “找王三叔吧,他应该会同意的!”杨子千想着,不伤筋动骨,不影响栽种,更不影响收入,这些人,为什么就看得这么重呢。

    “也只有试试了!”杨大年,每一次,都说试,但他试的每次结果都比较成功。

    这不,一听说这家人的请求,王三爽快答应了。

    “杨二哥,我看你那田里的麦子长势很喜人,这样看来,你们那主意正,今年种小春时,我也跟着你们种!”事实摆在眼前,没有看到收获,现下,已经有几分后悔了!

    “呵呵,可以啊,只是,千万别学我,连秧田都忘记了留!”自嘲的笑笑,对王三伸出手拉了一把很是感激。

    “哈哈,那是肯定的,要不,我就把沱田留来做秧田,你明年也不用留,那么大一块田,够我们两家做了!”王三的脑子转得快,这讨好做人情的事,做起来毫不做作。

    “呵呵,那敢情好!”

    杨大年感叹,王三,看起来,比亲大嫂还亲。

    那肯定的呀,人脑子转得快,跟着你杨二哥操,不会挨飞刀。

    杨子千对饭桌上自家老爹的感叹不以为然,这人啊,一旦跟利益挂上钩,坏的也会变好。当然,前提是对方知道感恩,将别人的付出和给予当成理所当然的就是例外了。

    用王三的沱田做了秧田,秧子发芽,分叉,一天天长起来了。

    小麦越长越喜人,看着抽穗,泛黄,接下来,就是收获。

    这一次,拌桶也派不上用场了。

    老规矩,连麦杆一起割了打成捆,一挑挑的挑回坝子里。后山土里的,连着田里的,在房前的空地上,堆成了小山。

    这,才叫丰收!

    每挑一挑回来,杨大年心里就乐滋滋的。

    搬到李家寨子以来,何曾有过如此盛况啊!

    “啧啧啧,杨老二折腾一回,倒真让人眼红了!”毫不掩饰自己的心理,路上,遇着邻里,大家都在谈论着。

    “就是,没想到,当真丰收了!今年点小春,我也要这样干!”整一季,当两季;这田,收了谷子收麦子,东家看了都会后悔少收了租子!

    “整倒是好整,就怕他栽不下秧子,你看看,这秧水可不是一点半点能解决得了的。”

    “管他的,看一看吧,至少,不能因小失大!”眼红归眼红,却还保留了几分理智,多看,就能学到经验。如果说,这秧水能解决,学的人中,肯定也有自己一份。

    “你看看你养的都是些什么赔钱货?一样是丫头,杨家的就能下地帮忙,你的就当千金小姐。这是享谁的福呢?享我老太婆的福?享她爹的福?一个个的,吃了饭都是白瞎!”冯老太婆,指着门外,对冯大嫂母女骂了又骂。

    这是眼红隔壁的收得多,找不到地方发泄了吧。有本事,有本事让你儿子也去整,抬一个狐狸精回来,坐等抱儿子,连麦收都不积极,没人做地里的活,就骂自己母女三人。

    冯大嫂心下愤怒,脸上却不敢有半分的不满,木头一样,立在她面前,任骂任罚。左耳进,右耳出,全当没听见。

    她的心,早飞到了屋外。月娘将孩子搭在背上,一块长长的布条捆帮背着,正翻晒着麦子。

    月娘家虽然穷是穷了点,上无公婆;更无小妾;累却快乐着,有儿有女,不等不靠不要,一家大小修了三间房起来了,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反观自己,却越来越难,如果那女人当真给生个儿子,自己是不是连这个正妻的位置都得挪出来?这样的折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明天把沙田的收回来就收完了,子木你带着小的去割,我就开始挑水把田口绞了,锁了田边,蓄水准备栽秧子!”一家人,这几天都累得不行,却依旧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这次的丰收,杨大年安排着明天的活计。

    “嗯,放心吧,爹,老二老三老四割,我就挑,明天一天应该能收完。”

    沙田,是这几年,杨家播下去后,唯一一次获得了收割。

    堆成小山的小麦杆杆,用连盖打下小麦那是老爹的事。丰收的喜悦,让杨子千有了几分成就感。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给老爹留下了多么大一个烂摊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