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密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动作迅速,第二天早朝就说了这事儿,也让兵部尚书将目前巴林部以及蒙古各部的情况给讲了一遍。然后就不说话,要听众人的意见。堂上的大臣面面相觑,摸不准皇上的意思。要知道,这圣祖爷的九阿哥可是被先帝爷逐出了宗室,改命“塞司黑”的,他的后代要是留在蒙古还是一格格,可要是回到朝廷,那还不是罪臣之后。可有一人却不这样认为,这个人就是履亲王胤裪,康熙的皇十二子。

    履亲王胤裪亲身经历了九龙夺嫡时代的种种,帝王家的争斗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自家两位兄长被逐出宗室,除了玉牒,这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胤裪自小养在苏麻喇姑身边,这位姑姑一直陪伴在孝庄皇后的身边,经历了王室中兄弟残杀,血雨腥风,也深受孝庄皇后的影响,对皇家亲情分外看重,被她养大的胤裪自然也不例外,文韬武略不在话下,也懂得如何藏拙,当年九龙夺嫡时代他才能站在圈外,明哲保身。而如今,既然是乾隆提出要接回兰馨,胤裪认为,这是一个契机,这孩子要是能够回归,记在某位身份高贵的娘娘的名下,那就意味着这孩子有机会上玉牒,重回宗室,对于两位哥哥的后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自己年事已高,能为爱心觉罗家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如果此事能够达成,也不枉苏麻姑姑当年的教诲。

    弘政、弘旺等人自是不可能发表什么意见,闲散大臣不过也是让世人看看皇家没有赶尽杀绝。某些人是有心无力,怕这是乾隆下套,一时间朝堂上无人敢说话,平时蹦跶的欢那几个大臣也是一声不响。胤裪心中冷笑,爷今天就开这个先例率先出列,看谁敢反对,爱新觉罗家的事情也是外人能够非议的?于是,胤裪率先出列表示全力支持皇上的决议,并表示愿意亲自去蒙古接回兰馨。履亲王此话一出,朝堂上抽气声此起彼伏,胤裪心想,看哪个不长眼的敢站出来乱嚼舌根,爷今天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眼风一扫,有一两个想要冒头的顿时缩了回去,这事儿说白了,还是别人自家的私事,人家自家兄弟怎么争斗到了最后还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识相的人自然也默不作声。

    履亲王在宗室中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率先这样表态,爱新觉罗家的后代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庄亲王胤禄,果亲王弘瞻、和亲王弘昼、怡亲王弘晓等人纷纷出列附议,也表示愿意代表宗室接回兰馨。而弘政、弘旺等人看见皇上是真心想要接回孩子,自然也出列谢恩表态。乾隆很满意地看着朝臣的反应,自家人始终是维护自家人的。

    “皇叔您年事已高,此去蒙古路途遥远,您的身子要紧,这事儿还是交给小辈们去做。”乾隆的称呼一改,下面的人顿时明白了,这事儿皇帝自己都归成了自家的家事了,许多大臣立即作石化状扮雕塑,当自己不存在。有人也庆幸刚才自己没开口反对。

    “侃布那边朕立即派人通知。弘昼、弘瞻,这件事由你们牵头,弘政,在家里选一个合适的人跟着一起去接回你二姐的女儿。现在兆惠人在西北,朕会立刻通知他为你们护卫,保证路上的安全。岳礼,作为硕王爷,你也该出去看看了吧,这次,你就跟着一起去。傅恒,此去蒙古,你也随队,朕还有事情交代你去做。内务府立刻准备孩子的衣物用品,在上三旗的包衣中选出教养嬷嬷,一切事务必须禀报朕,待朕亲自审过之后再向太后她老人家禀告。”“遵旨!”满朝大臣包括皇亲在内都没有想到乾隆如此重视此事,就连奴才都要求只能在上三旗中挑选,至于傅恒,大家心里清楚,这是皇帝在为自家小舅子进入军机处做准备,胤裪等人因为能够接回兰馨,也就不计较此事了。

    太后和玉娴在听说了此事之后都非常高兴,后宫之中一片哗然,各宫心思不同,这孩子回来后摆明就是要记在某位娘娘名下的,皇上如此兴师动众,也说明这孩子的受宠度有多高。宫外的宗室各家也是各自打着小算盘,特别是有和兰馨年龄相近的儿子的,更是做了长远的打算。硕王爷自然是得意洋洋,自家两个儿子,特别是大儿子,自小聪慧,这次皇上派他去,莫不是有意于皓帧?不过这个想法他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要是被履亲王等人知道了,还不一巴掌拍死他。

    十日后,这支由皇亲宗室组成的队伍正式启程前往蒙古巴林部。不久后,太后从胤禟第六子栋喜手中接过了这个身份特殊的孩子。看着兰馨熟睡的脸,太后泪如雨下,作为母亲,深知没有娘又不受父亲重视的孩子会受多少苦难,更何况是在皇家,太后似乎似乎想起了当年的种种,只是不住感叹,孤身漂泊在外的孩子终于回到了家。

    乾隆下旨,兰馨年幼,暂时交给娴贵妃抚养,等她再大点,再作安排。宫中再次掀起一阵波澜,虽说只是暂时由娴贵妃抚养,可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事儿□□不离十就这样敲定了。众人都以为这个孩子会记在皇后名下,毕竟这是天家骨血,四大妃子中汉妃肯定是没有资格的,要么一帮宗室老爷不跳起来才怪。而愉妃出身不及娴贵妃,可娴贵妃又不受宠,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让娴贵妃来抚养兰馨。

    皇后心中清楚,养心殿一夜之后皇上就在朝堂上提了此事,这说明此事和娴贵妃有莫大的关系,自从慧贤去世后,令嫔得宠,让长春宫也成为了皇帝经常留宿的地方,所以她并不着急,子嗣迟早会有。而以履亲王为首的宗室亲王在乾隆的提示下多少了解一些此次兰馨回来的□□之事,对于玉娴,自然也是很有好感的,再加上玉娴在先帝去世之前唯一留下的人,多少也说明玉娴的身份特殊。更何况,宗室的长辈们都知道玉娴从小被先皇后接到身边抚养,经常出入雍王府的王公大臣们可以说是看着玉娴长大的,对她自然也很放心。

    后宫似乎又回到了此前的情况,不久之后,皇后传来了怀孕的喜讯,这让朝堂上下为之一振,雍正九年后皇后就没有再生育,如今,却再次有喜,太后乐得直夸兰馨是福星,蒙古归来后就传出了这样的喜讯。紧接着,嘉妃也传来了有喜的消息,这让太后对兰馨更加宠爱,朝堂上下都知道了兰馨是个福星。

    乾隆十年十一月,行娴贵妃、纯贵妃、愉妃、令嫔晋封礼 ,此时玉娴正式向乾隆提出,自己一直无出,兰馨天真可爱,如她所出,想认兰馨为女,正式记入自己名下。宗室大臣一听,知道娴贵妃这是在为兰馨讨个莫大的恩典,让胤禟的后人重归宗室,于是也纷纷奏请,夸奖娴贵妃“温柔娴淑,聪慧明理”,兰馨养在她名下,一定能够健康成长。太后一听此事,也来帮忙,一直夸耀兰馨这孩子是个有福的,一回来,这后宫妃嫔就纷纷有喜,留在宫中,准没错。其实乾隆之前已经打算将孩子交给玉娴,只不过自己耍了个小心眼,想让玉娴来求他,既然大家纷纷奏请,他也落得个顺水人情。

    按理,大清公主只有在出嫁时才会赐予封号,唯一特殊的就是固伦和敬公主,她是乾隆与皇后唯一的女儿,在乾隆登基的时候给予了封号,显示了无限的恩宠。这次乾隆也是破例给予了兰馨一个封号,称其为和硕和安公主,希望她此后一生平平安安。特殊事情特殊对待,向来把祖宗家法挂在嘴边的宗室老臣,这次不但破天荒的对乾隆这种不合规矩的赐封没有反对,反而纷纷上奏赞其英明,这让乾隆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宗人府也将兰馨之名记入玉牒,从此成为娴贵妃乌喇那拉·玉娴之养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