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书生意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铜,乍看去似乎与信阳城郊附近的乡民没什么区别。但若再仔细观察,便能看出他身形挺拔,虽然只是随随便便地站在那里,两边肩膀却端得平整,从头颈到脚跟,整个身体的侧面绷成一条直线,像一杆笔直标枪。

    毫无疑问,这是百战军人的姿态,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似乎便有一股淬火沥血的凶煞之气扑袭而来。

    ===

    考试时间将近,童生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可怜杨无端依然是个子最矮的,被固定在左首第一位。

    与所有的重大活动开场一致,必然有领导出来讲话,不管有史没史,过去未来,这一点中国特色倒是从来没有变过。

    这次出来的当然是信阳县的话事人张志敬,杨无端看到他穿戴整齐的站在诸官吏中央,仔细对比,县令的七品官服除了补子图案不同,头上戴着的二梁冠,腰带上配的玉,似乎也与宁完我有区别。

    那个奇怪的大叔果然是县尊大人,她暗自嘀咕,不知道他当时问她那两句话到底想干嘛,难道真是觉得她可爱,要给她开后门?

    除非剧透之神附体,否则杨无端就算想破头,也不会想到张志敬曾经被她摆了一道。

    她的位置靠前,张县令当然也看到了她。两人四目相对,杨无端装可爱地笑笑,小心眼儿的张大人心里还记恨,“哼”了一声,傲娇地撇过头。

    张县令的讲话没什么出奇,总归在领导“我简单讲两句”那两句范围内,他讲完以后也没有二把手上来“我再补充两句”,于是这道程序在杨无端走神中顺利走完。

    她只听进去一件事:原来乡试不只一场,这场称为正试,考不过的童生还可以再补考三次,称为复试,补考过的一样能拿到毕业证。

    她想,不知道这里的补考收不收费呢?

    领导讲话完毕,书吏便开始点名,被点到的考生就带着准考证,不,考牌准备入场。

    入场之前是要搜身的,杨无端打听过,端王朝比前明更优容读书人,认为前明科考的时候对读书人搜捡的手段太极端(据说有脱裤子扒肛门的),十分之有辱斯文,便都废除了,只允许隔着衣服简单搜查。也正是因为这点,她才敢放心大胆地来参加科考。

    说来也巧,负责搜检的差役她还认识,正是信阳府衙门的赵戟。宁完我说起这几天县衙人手不足,找府衙借兵,没想到借到了他。

    杨无端与赵戟目光交汇,她轻轻颔首,对这位当初送她和杨小康到宁完我府上的差役,她一直心存感激。

    赵戟面无表情,目光中却透出暖意,随意搜了搜便放她进去了。

    考棚搭得并不高,超过一百八十公分的人恐怕就得弯下腰,但光线还可以,杨无端这时候觉得自己的矮个子也成了优势,也没觉得低矮的棚顶有压迫感。

    她找到自己的位置,默算了下序号的排布,便转头去找宁郁,正望到他皱着眉落座,头发上还横七竖八地插着几茎干草。

    折腾老半天,杨无端都快睡了一觉,总算所有考生都入座,考题这才发下来。

    ===

    虽然童生报名的时候没有年龄限制,但在实际考试中,及冠的童生和未及冠的童生却是区分了不同的考题。

    杨无端兴趣缺缺地摊开看了看,还能有什么,不出所料得是做两篇八股文。

    端王朝的科举完全照搬了前明,包括这个八股文。而前明的八股文,又是从元朝的“八比”这种文体发展出来的。固定的形式分成:“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和“大结”八部分。各部分的作用看名字也大概能称出来。“破题”、“承题”、“起讲”三部分又称为“帽子”,说明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开门见山的点出题意。第四部分“提比”则把中心思想与文章的题目硬扯到一起,叫做引入本题;后面的“虚比”、“中比”、“后比”和“大结”四个部分则是文章的阐述性文字,每个部分必须有两股相对偶,一共有八股,因此称为八股文。

    说起来复杂,其实练习惯了就知道,这不过又是一种固定格式的议论文,或者说是win7版的申论,也就那么回事。

    中国的应试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到明代可谓集大成,甚至进入现代以后的升学历程也是换汤不换药。所以百考成精的杨无端同学非常淡定,虽然免不了考前失眠,但一坐进考场,手握考卷,她便自然而然恢复了优等生的自信,可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